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271节 (第1/2页)
早在去年六月,征南总兵官宫聚察觉到苗人势大,并非普通的小型叛乱,向朝廷请求增援之时,便将平越城被包围的消息,一同送达了京师。 正因于此,朝廷才紧急下令,命征讨麓川的王骥大军,临时改道苗地,接替宫聚主持平叛事宜。 但是对于朝中的老大人们来说,平越被围,仅仅只是纸面上的四个字而已。 直到黄镐的这份军报送达,他们才意识到,文书上区区的四个字,牵动的是十数万的平越军民的性命。 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平越的局势,竟然已经恶劣到了如此地步。 殿中的气氛变得低沉而压抑。 这份军报不仅给在场的众臣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再迟钝的人,也察觉到了,随着军报的到来,天子酝酿在平静面容下的怒火。 终于,御座上纶音降下,依旧平淡。 “兵部,除平越外,被苗军所围各城,还有几处?” 于谦站在原地,同样因为军报的内容而脸色铁青。 平越局势如此艰险,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闻听天子垂问,于谦醒过神来,深吸一口气,道。 “回陛下,据兵部军报所获消息,西南苗贼滋蔓,西至贵州龙里卫,东至湖广沅州卫,北至湖广武冈州,南至四川播州地界,围困之地多为贵州湖广所属地方。” “其中,平越最早被围,已逾近七月,另有十一城,被围三到五个月不等,其中,有四城尚可运送物资,五城尚可通讯,包括平越在内,有三城已彻底被围,并无音讯传来。” 说这些话的时候,于谦罕见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并无音讯传来?” 天子轻声低语,但在寂静的大殿当中,却并不难被听清楚。 “砰”的一声,天子的右手重重的拍在御案上。 原本平淡的面容,也变得疾言厉色。 “那朕面前的这份军报,又是从何而来?” 天子怒极反笑,身子都有些微颤。 “好一个王骥,好一个侯琎,朕派他们去平定苗乱,结果呢?一个征苗总兵官,一个提督军务大臣,两个人合起伙来,陈兵辰州,沅州,裹足不前,视苗地百姓于无物。” “好得很啊,忧惧避战也就罢了,竟还敢欺瞒朝廷,拦下军报,若非黄镐冒死送出的这份信函,朝廷是不是要等到平越军民都生生被饿死,还要给朕报一个大捷?” 暴跳如雷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当中。 群臣还是头一次见到天子如此怒火滔天,见势不妙,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道。 “陛下息怒。” 大殿当中安静下来,老大人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偌大的文华殿中,只有天子的喘息声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片刻之后,天子总算是稍稍平静下来,但是脸色依旧铁青,冷声道。 “成敬!” “内臣在……” “八百里加急,即刻传令梁瑶,命其接旨意后三日内,兵发平越,不得迁延,不计代价,务要在十日之内,解平越之围,违者以失期之罪,军法论处。” “遵旨。” 成敬领了圣谕之后,后退两步站回原地,准备按照惯例,待早朝之后,再传圣旨。 然而天子瞪了他一眼,道:“现在就去!” 话虽然是对成敬说的,但是群臣心中都忍不住一颤。 连天子身边最得宠的大珰,都是如此待遇,看来天子这回,怕是动了真火了。 随着成敬急匆匆的退出大殿,前去传旨,天子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将目光放回到了殿中,口气沉沉。 “于谦,对这份军报,你可有何解释?” 第326章 于谦的地位 文华殿中。 各式各样的目光纷纷落在立于殿中的于谦身上,有惋惜,有忧虑,有担忧,不一而是。 军报带给众臣的震惊,毕竟只是一时了。 短暂的失措之后,老大人们迅速的找回了理智。 应该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局面已经是失控了。 从逻辑上来讲,王骥陈兵辰州,沅州,或许是有自己私心,但是之所以一直没有被朝廷怪罪,说明还是有一定的战略考虑的。 苗人起事是在四月中旬,最初,朝廷只觉得是地方小型的叛乱,所以派宫聚率军两万前往平叛。 宫聚五月底率军到达苗地,但是他抵达之后才发现,苗乱蔓延甚广,不仅接连包围了数座城池,其中就包括了被困苗地深处的平越城,叛军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近十万人。 两万对十万,实力太过悬殊。 于是宫聚快马飞报,向朝廷求援。 六月中旬军报抵京,恰逢边境局势紧张,太上皇在暗中筹备亲征,不宜动用京营。 于是,朝廷便就近命征伐麓川的王骥大军,前往增援。 王骥七月接到命令,从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