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351节 (第2/2页)
人,一旦被抓,朝廷的大臣们肯定会立刻将他杀掉泄愤。 所以他一直以为,使团早已经安然归朝。 但是从入殿之后,朝臣们对于金刀的反应,还有如今天子的问话,让袁彬几乎能够肯定。 他们当初的谋划,一定是败露了。 那么,使团现在的情况到底如何? 是已经被抓了?还是仅是怀疑? 如果被抓了的话,那么他们是怎么解释的?是已经认罪了,还是在苦扛着? 说到底,袁彬只是一个普通的锦衣卫校尉,不过因缘际会,才和太上皇一起在迤北周旋。 此刻,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他一时便有些失措,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然而,这里是奉天殿,天子面前,奏对之时,玉音垂问,岂容他迟迟不答。 还未等袁彬理清楚混乱的思绪,一声暴喝声,便在他耳边响起。 “大胆袁彬,陛下问话,为何不答?” 袁彬一抬头,便见斥问之人,一身飞鱼锦袍,腰上蓝色圆牌昭示着身份。 身为锦衣卫,却能和群臣同立朝堂之上,袁彬自己就是锦衣卫出身,自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唯有锦衣卫指挥使,才能有这样的威势。 当下,顾不得其他,袁彬连声道。 “臣不敢,回禀陛下,臣在迤北随侍太上皇身旁,一举一动都被瓦剌监视,虽有心和使团联络,但始终并无机会,所以,不曾私下见过使团。” 短短的时间,袁彬还是做出了决断。 不论使团是否被抓,供称了什么。 至少,在这奉天殿上,当着文武群臣的面,他不能把实话说出来。 不然的话,使团会是什么结果,他不清楚。 但是,对太上皇的声誉,却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 果不其然,袁彬的这番答话,让焦敬等人松了口气,同时,也让朝臣们升起一阵议论之声。 袁彬本以为,他答话之后,要面临的更加严厉的盘查和询问,但是没想到的是,天子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道。 “朕知道了,来人,将袁彬带下去。” 于是,立刻便有两个锦衣卫上前,不由分说架着袁彬,将其带到了殿外。 随即,朱祁钰继续道。 “来人,将许彬,萧维祯,张軏等三人带上殿来。” 第437章 俯首认罪 袁彬虽然被带下去了,但是朱鉴还在殿上。 从将袁彬二人带上殿之后,他就退到了一旁的文臣队列当中,与此同时,在身旁同僚的议论声当中,他也终于明白了现在的状况。 廷鞠,使团,泄露沙窝军情,太上皇指使,金刀为证…… 几个短短的词语,已经足够朱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大致推测了出来。 与此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了,朝廷为什么会提前知道也先要突袭沙窝,还给郭登发来了准许调动大军的军令。 但是也是在此刻,他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 他终于反应过来,天子用密诏,派他前去出使瓦剌,而且做出了那么大的让步。 看似是为了迎回太上皇,但是实则,目标却是袁彬! 想明白了这些,朱鉴心中有些悔意,早知道,他就不该把袁彬给带回来。 然而,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随着袁彬被带出大殿,使团三人重新被拉到了殿上。 不过这一次,卢忠并没有再揪着许彬和萧维祯,而是终于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没有机会说话的张軏。 手里抓起张軏的证词,卢忠声色俱厉道。 “大胆张軏,廷鞠之上,你竟敢欺君罔上,你不是说,不曾见过什么袁彬,也不曾泄露过什么军情,那么你看,这是何物?” 虽然是在问张軏,但是使团三人却是同时抬头。 于是,他们便瞧见,卢忠的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柄熟悉的小巧金刀。 当下,萧维祯的脸色便是一白,与之相对的,许彬则是面露喜色,直接道。 “不错,正是这柄金刀,当日在瓦剌营中,袁彬所持的,便是这柄金刀!” 然而,卢忠却没有理会许彬,而是将金刀放到张軏的面前,继续逼问道。 “张大人,事到如今,你还要继续自误吗?还不将实情尽数道来!” 这番姿态,让一旁的焦敬等人,心中顿时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