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5页 (第2/2页)
没有下次了,何玉然的头已经落地啦。” 林宇屏坐在不远处哈哈大笑道:“倒也是奇怪,何玉然手里的那些个精兵暗卫他还真就一个没带,我进到那地底时,四周安静漆黑,还以为你已经出事了,心里都已经求神拜佛了。” 他不提还好,一提,连带着松无恙的脸都黑了。 秦艽没参与到大家的话题里开,他还在看沁园日报新刊上的文章。一共就十页的新刊,叫秦艽是翻来覆去,爱不释手。 良久之后,他的目光落到最后那一页。 “左宁,这位邹恩润,邹先生,所在何地?这一首诗若是能广传天下,想必能唤醒绝大多数的人。”秦艽眼中闪烁着星光。 李照回眸看他,摇了摇头,说道:“邹恩润先生已经病故了,其作品无数,我能记住的,也就这么一首了。” 病故了? 秦艽有些怅然,这新刊上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词都是如此的卓越,叫人打开天门,无地自容。 见秦艽这样,李照坐回到他身边,安慰道:“新刊不过是抛砖引玉,目的是唤醒这些文人的傲骨……” 朝廷里的乱象她是早就一清二楚了。 赵顼为了掣肘安阳王,对欧阳宇和张敬忠都十分忍让,并不急着将他们平定,并且为了纵容安阳王一系的官员,哪怕这些官员徇私枉法也多是网开一面,不作深究。 作为皇帝的赵顼自然是一时半会儿感受不到这种行径的后果,但遗毒早就埋在了这个国家的根里。 倘若再乱上几年,国力山河日下,西边的回鹘人和北边的突厥人怕是就要挥师中原了。 如此种种之下,李照知道自己的天命局来了。 “朝廷的恩科已经几届都被把持在世家手里的,这些寒门子弟没有半点机会,饱读诗书又能如何?不过作满腹墨水,空作文章耳。只要能让他们看到新希望,我不信偌大一个端朝,出不来第二个邹恩润、陈仲甫!”李照说着,情绪就上去了,脸上满是希冀。 这是她的生机,也是端朝的生机。 秦艽捏着新刊,侧头看着李照,一下子就感觉好像是回到了平南谷山下,他们在林中畅谈时的场景。 那时的他何曾想过,李照能做到今时今日这番境界? “明空,端朝有你,幸也。”秦艽突然起身,深深一礼,面色严肃地说道。 李照哭笑不得地将他扶起,“若是引不出玉,往后的路就会相当难走。若是引不出这第二个邹恩润,第二个陈仲甫,那么届时还得有劳左宁,有劳我的同伴们……出来做这救国之人。” 她环视一圈,与屋内众人目光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