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灵武天下_第1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3/4页)

秋时期才发展成了七弦,到了战国末期发展成十二弦,隋代十三弦,清代十六弦,六十年代已经是到了二十一弦,自己穿越前,还见过二十六弦的。

    不过这一切中,公认的还是七弦琴最能够体现古琴的特征,最能够体现古色古韵的味道。

    七弦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加以面板两边的两个暗徽,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悠远,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而五弦琴在这一点上可无法和七弦琴相比较的,所有陆少游也是灵机一动,想到了用七弦琴来解围。

    “我倒要看看,你这把琴变成七弦,会有什么变化不同。”白衣女子淡淡对陆少游道。

    陆少游并没有答话,微微站在竹台上,随即衣袖一抖,缓缓端坐在旁,并没有马上要弹的意思。

    “怎么还不弹?”白衣女子娇叱道。

    “前辈,看样子你还真是没有入门啊。”陆少游淡淡瞟了一眼白衣女子。

    “你……”白衣女子娇怒。

    只是陆少游没有让她说话,继续说道:“琴者有五不弹,也叫做五戒,即:其一,疾风甚雨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其二,于尘市不弹。这是因为尘市喧闹,噪杂不静,俗气又重,故与琴之高雅相违。其三,对俗子不弹。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识风情,难体琴道之妙,自然不为知音。其四,不坐不弹。因*琴须气定神闲,不可有浮躁之气。所以琴者不能立而弹琴。其五,衣冠不整不弹。琴者抚琴时,须洁净身心。”

    不知道这白衣女子是不是真的百陆少游给唬住了,忍不住问了一句,道:“难道弹琴还要挑时定点不成?”

    “可以这么说。”陆少游微微说道:“琴者,禁也.涵养性情,抑其*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上头,或在林岩的里面,或是在山颠上,或是水涯上,你这竹林凉亭内,到也是不错了。”

    停顿了一下,陆少游再道:“弹琴之时,一定要风清月朗,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只可惜琴者知音难遇。”

    “知音难遇……”白衣女子喃喃道,似乎是想起了一些什么。

    陆少游看在眼中,心中暗笑,却是正色道:“我一般从不弹琴,若无知音,我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也比起对人弹琴的好。”

    “难道你认为我不够资格听你弹琴。”白衣女子脸色一沉说道。

    “当然不是,前辈自然是够资格的,现在可以弹了。”陆少游微微说道,随即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

    “叮……”

    第一道琴音传来,曲调悠扬而起,宛如沐浴春风一般,要是这七弦琴,陆少游倒也不是吹的,在前世的时候,也认真的学过一段时间,当人,这并不是陆少游前世对这古琴感兴趣,而是古琴班有着陆少游暗恋了三年的校花而已,结果陆少游刚刚报名后,校花就已经毕业了。

    古琴音量轻蕴,陆少游此时为了自己的小命,倒也是沉神静气下来,记得以前教琴的老师说过,弹琴,也是在弹自己,而往往只有感动自己,才能够感动别人,要想真正的弹好琴,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刚刚陆少游说说的一大堆,倒也不是胡编乱造。

    随着陆少游右手五指开始勾、剔、抹、挑、托、擘、打、摘,抡,撮,一道道悠扬琴音开始婉转而出。

    随着陆少游沉神静气,琴音也是含蓄而悠远,古朴而典雅,有着一种离世超俗之感,要是有前世之人在此,自然是能够听出来,陆少游这弹奏的,正是琴中精品‘梅花三弄’,于此同时,陆少游也张嘴浅唱:“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几度轮回,几世回眸,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半生戎马。

    万世轮回,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半生琉璃,惨淡的离别,在落幕中上演,沉沦入迷,谁能唤醒?”

    听着陆少游的轻唱,这白衣女子似乎是有些惊讶,片刻之后,双眸紧闭,脸上神情已经完全放松,似乎已经是沉浸在了其中。

    只听陆少游继续唱道:“半盏青灯,古佛相伴,月夕成珏,风屏楼阁,年华一卷轻歌一曲,烟暖初妆,三千青丝弱缕,为君点画成痴。积累一生痴狂,能托付给谁?不畏红颜沧桑,只怕花落断弦无人倾听,一曲箜篌,缠绕汉赋元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