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们城主冷艳高贵_第5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2节 (第2/2页)

 并不是普通的足够,而是轻松支撑,某种意义上可以想到秦国的富庶。

    军队不知不觉间变得无比强大,不为人所知的武器更给他们增加了胜利的资本。

    三年之后,嬴政终于下了他政治生涯中划时代的一道诏书。

    备战,亡韩。

    韩安觉得自己有点点儿背。

    他的新韩王,才登上王位一年,之前对韩非充满了意见的韩王是他爹,但是他已经死了。

    这很正常,毕竟这是人均存活年纪才35岁的春秋战国,就算是一个国家的王,什么时候死都不是什么事儿。

    其实他当年就挺喜欢韩非的,甚至觉得他的政治方法说不定能够拯救韩国,然而在韩国韩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越是昏聩的君王到了晚年就越没有人敢忤逆他,比如说他爹,所有人都知道在韩非这件事上他是错的,但谁都不敢说出来。

    韩国的宗师对他的态度只有一味的赞许与吹捧,而在韩国的外国大臣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

    这就是韩国朝廷的现状。

    但是等到较为明事理一点的韩安上位,情况又掉了个个儿。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欺软怕硬也是常有的事,韩安他爹虽然是个很自我的,称得上是昏聩的君王,但正因为他的昏聩,才能真的想要把谁从韩国赶出去就把谁从韩国赶出去,韩非会被赶走根本上就是这原因。

    但人换成了韩安就不一样了。

    因为他的性格软弱,能听得进族老的话,所以被欺负的人就变成他的。

    韩安说:“我想把韩非接回国。”

    他想得很好啊,韩非在到秦国之后,秦国采取了他提出来的执政方针,然后真的走向了兴盛,这证明韩非的政治方法是有效果的。

    这样的人才如果还放在秦国就可惜了,当然是要他回国,救韩国于水火之中。

    他甚至都想到了要是秦国不放人怎么把人救出来,但事实上,韩安忧郁地发现,如果秦国不放人,他还真的没有办法把人带回来。

    但是韩安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营救韩非行动还没有展开,竟然就被腰斩了。

    韩国的族老竟然不同意!

    他人都要呆了好吗?

    但那些人,他是说那些族老还振振有词。

    他们道:“不可,罪人韩非不可回国!”

    韩安啼笑皆非道:“这时候,你们还叫他是罪人?”

    族老义正词严道:“有何不对?他明明是抛弃韩国逃走的罪人。”

    那人顺着自己长长的胡子道:“就算是回国,等待他的也是斩首。”

    叛国之人,最少也要斩首,向上不封顶,什么用锅煮了,或者五马分尸之类的酷刑这年头早就存在了。

    反正韩非就是死啊,怎么死都是死啊。

    韩安觉得下面同自己叫嚣的族老都不可理喻,他道:“你们明明知道,韩非是怎么离开的。”

    他并不想离开韩国,不仅不想离开,而且还很想留下来。

    韩安不是愣头青,好歹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政治上的弯弯绕还是懂得,只不过比起已经麻痹到极限的族老,他心中还有热血,因为有热血,他还想要拯救一下韩国,想要挣扎挣扎,让韩国存活更长时间。

    他也想要改变韩国的政治环境,像秦国一样发布招贤令,然而人才本身既然想要被重用,除非是对韩国有特殊的好感,否则会什么要放弃强大而心胸宽广的秦国,而到十有八九要坐冷板凳的韩国来?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招贤令不符合韩国国情。

    既然外国的人才不行,本国的总可以了吧?

    出于这一重考虑,他理所当然想到了韩非。

    本国宗室的人才,多好的选择啊。

    但没想到,这群人竟然已经愚蠢到本国的人才都拒绝的地步了。

    韩安在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拒绝,难道这些人感觉不到,韩国已经病入膏肓,随时随地都能死了吗?

    当他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韩国的领土已经七零八落。

    这里两座城,那里三座城,破碎的城池无法形成完整的国土,甚至连在自己封地上的大夫都不愿意从自己的封地赶来,参加朝会。

    朝会已经很久没有完整过了,韩安看见的,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大臣以及冥顽不化的族老,用他的话来说,这个国家还拥有少部分力量的达成已经彻底抛弃了他自己这个韩王,如果秦国的铁骑有一点踏入现在还属于韩国的土地,那些人怕是会直接大开城门,挣扎就不挣扎一下就欢天喜地地称为新秦人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