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节 (第2/4页)
“要是你与别人喝醉,也会如此?” “我与张大哥也是自小相识的。” 景安帝想了又想,委实是为难,想着闺女虽可恨,却也有可怜之处,景安帝道,“我与你实说,和离这事容易,虽则当初是朕赐的婚,可你们实在过不到一处,也便罢了。但要给你与那张姓小子赐婚,千难万难。不是朕如何狠心,你们若是没孩子,叫他出去建些功业回来,顺理成章,也便罢了。可如今有孩子,满朝盯着这事,朕若赐婚,太违情理。对恭侯府,也太不公道了。” 大公主沉默无语,手习惯性的放在小腹上,道,“那孩子出生,怎么办?” 景安帝道,“两条路,你要是与他成亲,要孩子有个父亲,就放弃公主尊位。你若答应不嫁这姓张的,孩子的事你不必担忧,将来我赐他景姓,且自有他的爵位。待几年事情淡了,我必再为你挑一门上等亲事,人品亦佳。” 大公主显然早做好抉择,她道,“是不是公主,我都是父皇的女儿。” 大公主的选择,景安帝说不上失望,大公主敢把事做了,还必要将这孩子生下来,后果自然是考虑过的。但,大公主要以公主的尊位与那姓张的成亲,那是万万不能的!皇家也得讲些道理。 既然这个女儿愿意放弃公主尊位都要嫁给姓张的,景安帝也没没什么好说的了。 景安帝先与愉老亲王通了个气儿,愉老亲王道,“也不必削爵,降为郡主便可。” 景安帝道,“她必要嫁给那张小子的。” 愉老亲王噎了一下子,便不说话了。景安帝道,“以后再说吧。” 愉老亲王道,“是啊,眼前也只能如此了。” 景安帝又提前找内阁首辅兵部郑老尚书、礼部卢尚书、还有御史台耿御史谈了此事,郑老尚书是完全没有意见的,削公主之尊位,在郑老尚书看来,这个惩处,完全可以了。卢尚书、耿御此对此处置亦是认可的,觉着陛下没有偏颇。 如此,上元节的大朝会,各大佬心下已有默契。 但没想到,还是出现了意外。 因为,有御史参劾大公主外家强占民田等不法之事。景安帝的脸色,当时就不大好看了。这就是要揪着大公主之事不放了,景安帝可不是泥捏的皇帝,更不是摆设!他当时就深深的看了这御史一眼。 不过,还有一人,比景安帝还要先跳了出来,为大公主张目,这人就是景安帝的忠实小狗腿——秦凤仪秦探花! 第166章 大公主事件之大哭 其实, 此奏章一出,不只景安帝, 皇子宗室们的脸色,都不大好看。便是朝中一些大佬,亦是纷纷皱眉。老狐狸们都不是傻的, 朝中但凡要攻诘一人, 非但要自这人品行为人入手, 还要自此人族人家人入手,这是老法子了。 只是, 大公主这事有碍皇室颜面,这是事实。可, 大公主不过是皇家女眷,且, 大公主之事, 景安帝已经削了公主之爵, 此时再参劾公主外家之事,就有些过头了! 何况, 公主外家是公主外家, 与公主有何相干! 景安帝心下已是恼了三分,没想到,他这甫动颜色,他忠实的小狗腿秦探花就跳出来要为皇帝陛下和大公主说一句公道话了! 话说, 凭秦探花的品阶, 小朝会绝对没他的份儿, 大朝会他刚挨个边儿,七品以上便可参加。因为当差时间短,秦探花对于每月两次的大朝会都是兴致勃勃、很愿意参加的。 就是,这朝会的时间有些早。 而且,大正月的,天儿又这么冷。秦探花虽是探花,但因其品阶原因,是排在最末的。大朝会人实在太多,如些微末小官儿如秦探花这样的,就要站到太宁殿的殿外去了,而且,殿外都要排出老远去。尤其这么大早上天还漆黑着哪,就是殿下的灯笼有些光亮,好在,今日十五,十四的大月亮也算亮堂。不过,正月凉飕飕的小晨风中,秦探花里头都是穿得皮袍子,就这样,站在殿下也要时不时的跺脚御寒,心下想着,亏得他年轻,要是些年迈小官儿,这站一早上得冻去半条命。 因为是大朝会这种庄严场合,外头小官儿就听里头吵吵就是了。秦凤仪年轻,耳朵好使,就听到说到大公主的事了,只是,他排最末,听不大清。他这人一向胆大,以前市井里做纨绔的,家里也没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