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节 (第4/4页)
就在主治医生高兴地以为她的抑郁已经好转时,面对主治医生“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提问时,女孩微微一笑,告诉医生她只想去死。 “我现在活着,只是因为我的妈妈为了我的病牺牲了那么多,我不忍心看她失望。我是为她活着,但是我自己想死,我真的想死,我的愿望就是去死。”徐静逸用平静但忧伤的声音念出了女孩的话,“短短的最后一句话里,女孩一共说了三次想死。我们看到**型抑郁患者的微笑,往往会误以为这是病情的好转……却不知道那个微笑的背后实际是无药可救的绝望,我将这种抑郁称为——微笑抑郁。”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性的心境低落,对所有活动失去兴趣、丧失愉悦感、活动减少、体重明显增加或减轻,失眠或睡眠过多,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反复想到死亡等。**型抑郁患者同样具有以上特征,只是更隐蔽更难以察觉,和大多数难以融合进社群的抑郁患者不同,**型抑郁患者甚至可能是一个群体中的开心果、领袖人物。” “徐老师,您诊治过此类患者吗?”一名学生举手提问。 徐静逸的脸上露出了思索久远往事的神色:“……拥有**型抑郁表现的患者在抑郁患者中非常少见,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确诊的**型抑郁患者至今还没有遇到过一例。” “您为什么要强调‘确诊’呢?”刚刚提问的那名女学生捕捉到徐静逸话里的深意,立即追问出来。 学生们纷纷专注地望着讲台上的徐静逸。 徐静逸意外地笑了笑,片刻后说道:“就像你们猜想的一样,我的确遇到过一名疑似**型抑郁的病人……不,也不能称之为病人,因为我们之间只有过一次非正式的,连心理咨询都谈不上的短暂交谈。” “那是一个刚刚遭受了生活重大打击的少女,她的母亲因为担心她的情况,所以请我去给她做心理疏导。”徐静逸淡笑着说:“我以为我会见到一个恐惧到充满攻击性或濒临崩溃的孩子,我准备了很多安抚的话语,但是实际和她见面后,我一句话都没用上。” “她的情绪非常平和,脸上甚至带着微笑,就连我试探着提及那次重大打击,她也十分配合地回答我的问题,就好像那次事件,在她的心灵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样。那时的我对**型抑郁还没有多少了解,虽然察觉了少女的异常,但却没有把她异常的表现往更严重的地方想,仅仅是将它简单判断为了少女对我的不信任和防备。在那之后,少女拒绝再接受心理疏导,我也就没有再和她交谈的机会了,但是她激发了我对各种**型心理病症的研究热情,这也是我从临床心理医生转为大学讲师的主要原因。” “她还活着吗?”一名坐在台下的男生忍不住问道,他没有举手,但是清晰的声音却传遍了大半个教室。 “她还活着。”徐静逸说:“并且活得很好,是绝大部分人艳羡的对象。” “说不定那女孩就是心大,的确不在意啊。”男生嘀咕道:“搞不好就是你大惊小怪了。” 徐静逸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大多数抑郁患者都试图掩盖自己的抑郁倾向,但微笑抑郁者尤为严重,除开在现有的社会环境里,心理疾病患者会遭受他人偏见外,掩盖自己的抑郁表现还是病人本能的一种防御机制,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微笑不代表快乐,反而代表悲伤,微笑抑郁患者用微笑来否定和掩饰悲伤,用微笑来告诉关心或伤害他们的人,‘我很好’、‘我没事’。” 徐静逸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步调讲解下去,绝大多数学生都听得入神,直到下课铃响才恍若梦醒地回过神来。 当学生们起身离开教室时,想要从后门离开的学生立即发现了坐在最后一排的程遐。他面无表情地穿过一群神色紧张、面颊泛红的女生,走到讲台上正在收拾东西的徐静逸面前。 “我想和你谈谈。”程遐说。 徐静逸收起课本,无奈地抬头一笑:“来我办公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