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58节 (第3/3页)
借。 “是是是。”可是不管内心再怎么腹诽,面对萧宁说出这样的话,他们也只能不断的附和。 “以水代酒,我敬诸位一杯。”萧宁看着一群人便秘脸,偏有苦难言,不想给粮却不得不给粮,内心那叫一个舒爽。 就知道这么一群东西欺软怕硬,但凡有什么事落到他们头上,他们最是怕死,跑得也最快。 从前山民抢掠的是百姓,他们叫嚣着平定山民之乱,不过是声音大罢了,要说出力是绝没有的事。 也是啊,毕竟从前的梁州刺史可以无视百姓生死,但绝不能不顾这些世族。这就是世族的特权,也是同为世族出身的各刺史们无需多言的默契。 从前所谓世族间无言的默契,到萧宁这里都将被瓦解。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想要得到庇护就得出力,再没有一味的索取。 梁州世族们灰头土脸的离开,旁边的南宫致远有些忧心,“不可不防他们逃走。” 逃走说得难听了些,更贴切的说是举家迁居。 萧宁听着微微一笑,“盯紧他们,一旦发现他们想逃,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假扮山民,抢!” 哎哟!南宫致远很想捂脸。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萧宁做这些事,怎么能那么得心应手呢? 观萧谌行事虽然也不拘小节,但绝没有萧宁这么随机应变。 一众人听到萧宁的话,已然秒懂。 要是梁州世族们不跟萧宁斗心眼,乖乖的将粮借出,有借有还,萧宁言而有信,绝不贪图他们的粮。 可是如果他们以为明的斗不过萧宁,暗地里打算勾肩搭背逃离梁州,那就怪不得萧宁把他们全都一网打尽。 贺遂已经在心里默默的给萧宁补充,你莫不是打算让人假扮山民,一旦遇上逃出梁州的世族,即抢掠他们的粮财,把罪名都扣到山民的头上,这些世族要是回头找你哭,你还得扣他们一顶逃窜的罪名? 有何不可呢? 萧宁脸上洋溢着笑容,“还真是期待他们出逃呢。” 也就验证了贺遂心中猜想完全正确。这些人乖乖借粮也就罢了,若是不肯借,非要逃,就别怪萧宁抢了不还。 从本质上萧宁还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面对守规矩的人,她也守规矩;可一旦碰上一群不守规矩的人,那就别怪她不守规矩。 很快梁州世族给出了反应,的确有人出逃。 那就不用说了,萧宁立刻让人假扮山民。正好上回俘虏的山民还在,夺了他们的衣裳,穿上不发一言,谁还能辨别得出是真山民还是假山民? 抢回来的粮草和财物一看,萧宁眼睛都亮了。 至于被抢的人家哭丧着脸往回跑,求着萧宁给他们做主,一定要从山民手中抢回属于他们的粮食和财物。 萧宁这位黑心人,面对哭哭啼啼,一把鼻涕一把泪,说有多难过就有多难过的人,压根不当回事。 心里高兴,萧宁面上沉着的问:“阁下为何连夜逃出梁州?这是觉得我庇护不了你们?还是认为我问你们借粮是要抢粮,你们宁可举家逃出,被山民抢去财物,也不愿意借我应急之用。”一番质问,那叫一个义正词严。 哭得正难过的人声音戛然而止! 对噢,他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萧宁才问他们借粮,他们转头就跑。跑了被人抢了粮,还回来求萧宁为他们主持公道,哪来的脸? 终究还是兔死狐悲,旁边跟着一起来的世族,小心翼翼向萧宁试探的道:“小娘子。山民如此猖獗,理当整治。” “没有粮食他们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你跟他们说规矩他们能听?换作是诸位,难道诸位愿意束手就擒?”萧宁让他们易地而处,只怕若是他们处于山民之境地,他们会做得比山民更狠更绝。 “我早已警告过诸位,人为了活命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不想山民作乱,我给诸位想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倘若诸位配合,梁州境内,我定保诸位安宁。 “反之,若是诸位不愿配合,又或是想离开梁州,天下之大,世族之多,诸位即弃我而去,我又为何紧抓着诸位不放?然今弃于我者,来日,我萧氏绝不容之。” 生死关头弃她而逃的人,将来有什么资格要求萧宁继续庇护他们? 真以为他们是世族,所以天下间的人都该捧着他们,舔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