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82节 (第3/3页)
去的人轻松。 “好!”曹根自是信得过杨眉,否则也不会将后方尽托于他。 眼下他们需要是捉住时机,在雍州都尚未反应过来之时,用最快的速度攻破雍州的城池,如此,才能让他们捉住机会逆转局势。 *** 曹根有所准备,此刻的萧宁已然兵入兖州,顾义一直坐镇兖州,最是清楚兖州的情况,萧宁一来,顾义连忙提醒道:“最近兖州太平得不正常。” 虽然兵马方达,顾义如此一句,叫萧宁不得不严阵以待,“何意?” 顾义细细一想所遇情况,“某只怕曹根明了局势不利,未必不会反其道而行。” 萧宁何等人也,弦歌知雅意,立刻道:“兵出雍州?” 点点头,顾义道:“以姬氏皇陵为要挟也罢,以萧氏祖坟为要挟也好,赌的是大昌的在意,若是大昌不在意,兵出之时,以兖州眼下的兵力,焉能与我们抗衡?” 实力摆在眼前,纵然再怎么想否认,都否认不掉。 萧宁握紧拳头,若是局势不利,为逆转局面,谁能做出什么样的事儿来? 答案脱口而出,顾义的提醒在情在理。 “依先生所见,当如何?”猜到某人的意图,就得想想他们接下来如何应对为妥? 顾义眼中闪烁着光芒道:“曹根兵马不多,若以出兵雍州,只为拼个鱼死网破,然公主领兵而出,雍州亦兵马充足,足以保卫雍州,于此时,何不趁虚而入。” 萧宁出兵,是为夺得兖州,若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最好不过。 顾义的意见,萧宁斟酌半响,“请先生务必注意曹根兵马出动,一但发现不同寻常之处,立刻送信。我会提前传信回雍州,让朝中诸位有所提防。 “比起曹根,于内乱之际,外敌未必不会动。” 萧宁之前震慑于胡人,一年过去,吓得一回,一年过去,人家未必会再记住教训。 临行前,萧宁和萧谌亦提了此事,最忧心的莫过于此。 胡人,萧谌同他们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最是明了这些人从来不安分,他们看中中原的富庶繁华,何尝不想将中原据为己有。 先前的姬氏皇朝,一向重文轻武,又因建朝多年,朝廷已然固化,朝堂之内,皆由一群世族把持,武将多出寻常寒门。 然寒门之士,多为世族所不耻,也正是因为如此,难免让文臣武官离心。你瞧不起我,我还不屑与你为伍。 武将们纵然有报效国家,安天下,定胡人之心,几次大捷有了乘胜追击可亡于胡人之机,总是因为朝堂上一群各怀鬼胎之人的一丝迟疑,亦或是一番算计而错失。 至此,胡人之势丝毫不亚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雍州面临的问题从来都不仅是内忧。如今再加个豫州,面对的更是整个胡人部落。 “公主所言甚是,不可不防。”顾义欣慰于萧宁纵然面对可一统天下之机,依然牢记百姓安宁,边境之敌。 萧宁道:“豫州方面,我派人前去镇守,一时半会闹不出事,但,若曹根与胡人勾结,里应外合,当如何?” 这一层不是不可能,人都是求生的,若有生的希望,未必不能放弃一直的坚持。 胡人,是敌或是友,不过是看你怎么用,敌人的敌人同样可以作为朋友! 顾义心下一沉,萧宁所说的可能并非危言耸听,一但曹根如此行事,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再不仅仅是曹根。 “防不胜防,不如早作准备,若他们当真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顾义之意,萧宁露出了笑容,“如此,豫州和兖州方面,都麻烦顾先生了。这几位算是颇合用之人,先生看着用。” 人才,总不能一直放着不动,就得带出来,让人操作,动手动脑,练出来。 顾义早注意到萧宁身边几个生面孔的人,明了这人定是萧宁刚网罗来的人才,带过来让人调.教之类的,萧宁毫无压力。 “唯。”顾义并不是吝啬之人,面对训练人才这个事,自无不配合的道理。 萧宁道:“若先生寻不着我,可寻明相,崔尚书。我这就发兵,必以最快速度攻下旧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