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64节 (第2/3页)
得东胡节节败退而不管,否则下一回还能让人同他们大昌合作? 为了长远,也是为了大昌将来能太平,周屈他们一行不能白跑,凡事就得注意尺度。 在莫并出兵助胡人时,孔鸿不忘派人前去问问西胡求和之人,这就是他们求和的姿态? 对西胡而言,染图能夺回被东胡攻占的城池,这是一件好事,一件叫他们自都欢喜无比的好事。 面对大昌的责问,染图曾是他们的汗王,可是尚未推选出新汗王,就是选出了,染图认不认还是另一回事。 可是,求和之人也没有办法,只能与大昌解释,染图一人率兵退回部落,与他们这些求和的人算不上是一伙的了,夺城一事,万望大昌能息怒。 还真是会说话,一句不是一伙,就想把事情抹了? 打的如意好算盘,也不想想他们一族之人,若是求和只是他们几个人的意思,染图不在其列,后续再出事,他们再跟这回一样,把错都归到染图的身上,这所为的休兵止戈不就成了一场笑话? 若是他们不愿意真正休兵,那就不休。 孔鸿直接用行动表明大昌的态度,绝不会允许任何人用任何理由糊弄大昌。 欲和,大昌不是喜欢兴兵之国,可和;欲战,大昌亦不畏于任何人,想打,只管放马过来。 是以,孔鸿在染图攻下东胡城池,有莫并在其中牵制的情况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接连攻破西胡又几座城池! 得,西胡要是还不明白,大昌不好糊弄,那就是蠢得无药可救了。 是战是休,大昌都可以奉陪到底,不信邪的只管试试。 西胡如今四面楚歌,若是不能与染图达成共识,这个事没完。 染图确实是个聪明人,想让他休兵不打可以,以后他还是汗王。 等孔鸿听闻染图竟然借此机会再一次成为西胡的汗王,号令西胡各部时,不得不感叹染图实在是聪明,怪不得萧宁一再叮嘱他定要小心染图。 擅长借势,也懂得借势的人,岂能不小心应付。 因染图之故,西胡至此元气大伤,所失城池只怕终染图有生之年难以夺回,西胡中人谁要是再愿意让他当汗王才是见鬼了。 偏染图败了,他亦不争。 不仅不争,退得干脆利落。 事实上呢,等着人求和之时,出兵东胡,在西胡以为难以再有机会夺回自己城池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 兴兵夺城只是开始,染图要的还是汗王之位。也正是因为如此,必须要让西胡内部的人承认他这个汗王。无论发生任何事,都得认了他这个汗王。 凡事有利有弊,于孔鸿看来,染图虽然厉害,手段谋略都不差,但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战。 大昌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战事,再拖下去,战局会变成什么样是未知之数。 西胡只要休兵,大昌绝不再犯他们一寸土地,这就是承诺。 染图再次成为汗王,这一回他更是干脆,降书和求和意思都已然传达到大昌处,现在的西胡同样打不起,休兵就休兵吧。 对于大昌提出的要求,牛羊马匹都是小事,以城换城,倒是聪明得很。 染图答应得爽快,自然也在西胡内引起人的不满,偏染图再问,若是不同意大昌提出的要求,是否再起战事你们也无所谓,如果是,那就不议和了。 须知议和一事从来不是染图提出来的,他们自己闹出来的事,现在是打算不认?又或是想将所有事都扣到染图头上? 染图纵然不敌于大昌,并不代表他比西胡内的任何人差,但凡他不是有真本事的,就凭他令西胡损失惨重至此,也断然不可能再成为西胡汗王。但他既然能再次成为这一个汗王,自然便容不得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