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8页 (第2/2页)
街道上拍摄的,也吸引了秦悦的视线。 照片里,年轻了起码十岁的秦益站在前任茶园主人身旁,嘴角露出一抹浅笑。 “噢,这是十一年前的照片了。本溪先生时隔十年再次来瀛洲,那时候古镇还远不到现在的规模,我父亲陪他闲逛是拍下的。” “十年?” “对啊,他几乎是每隔十年就会来这里。据说因为他出生的村庄距离这里不远,我们也算老乡呢。之前他去世的消息发出后,我父亲还哭了一场。去年秋天,我父亲也去世了。希望他们能在另一个世界把酒言欢。” 十年?为什么是十年? “秦先生和徐先生很熟吗?” “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挺熟的。时常有信件来往。” 信件? “看来您是秦先生的粉丝啊。”徐泽调侃。 “是的。我很喜欢他的画。” 爷爷为什么说谎?他明明出生在岭南的小镇,为什么偏偏要说自己出生瀛洲?!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订阅。 第180章 地涌金莲(三) 说着说着, 徐泽见他忽然沉默了,不免关切地问:“怎么了?是有什么不对吗?” 秦悦摇摇头,垂眸笑道:“没有, 只是现在市面上没有本溪先生早年的画作流传, 看到觉得十分羡慕。” 他这样一说,徐泽满脸欣慰。连说话的口吻从开始的客套转为亲近,“实在太难得了,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大多喜欢水彩或是油画。在这一点上,我很难找到差不多年纪的同好。我听说您是流行歌手,没想到对画还有这样的品鉴能力, 眼光比一般的鉴定师傅还神准!” “不用您啊您的, 叫我秦悦就好。” “好的。” 看来, 至少爷爷没在徐泽的面前提过他的名字。 徐泽看起来是真高兴。他思考了一下, 比划出“请”的手势, 继续把秦悦往里引。那副坦荡欣喜的模样, 搞得秦悦心里长出几分浓浓的愧疚。 “这里。”原来茶室还有一个隔间, 必须用徐泽本人的指纹和虹膜才能打开。隔间最靠外面挂的全部都是秦益各个时期的画作, 往里应该是徐泽及家人收藏的其他名家的作品。 “这也太……”惊人了。从数量上看,爷爷和徐泽的父亲绝对不是偶然认识那样简单的。 此时, 节目组的摄影机征得了同意,从后面跟拍。其他艺人在茶室门口探头探脑纷纷开始调侃。 “画是好画, 可惜我看不懂。” “敢情我们还是沾了秦悦的光才能饱览这些名品。虽然不懂, 但不妨碍我看热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