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8页 (第2/2页)
北殡仪馆, 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 一开始,杜慧还有些拘谨。过了一会儿,她逐渐变得松弛。趁红灯停下的档口, 她盯着后视镜问:“为什么帮我?我们应该是不认识的。” 尽管昨天在医院遇见时, 她就总觉得这双眼睛依稀在哪儿见到过。但陈飞的那群朋友她都有在学校里见过,没有一个长着这么漂亮的一双眼。何况,这个人应该比他们更年长,自带社会人气息。 开车的青年笑得眼睛弯弯的, “上车前我已经说过理由了。” 可那听上去像是个借口。 杜慧不习惯刨根问底。她抿抿嘴唇说道:“可我这里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青年不置可否,耸耸肩,一言不发继续开车。 抵达殡仪馆, 杜慧去办公区办理简单的手续, 青年站在一段距离外, 频频东张西望, 间或还自言自语着什么。 “走吧。”看见她回来, 青年说道。 杜慧注意到他的眉头紧锁, 像在极力压抑忍受着不快。 既然这样难以忍受, 为什么要主动提出帮忙呢? 真是个奇怪的人。她想。 按一般流程火化前会有个小型的告别仪式。举行仪式的小厅都是半敞开的, 从外面就能一眼望进去,观察到里面的动向。 与相连的其他房间相比, 他们所在的这间却安静得过分了。 隔壁那位逝者的亲人已经哽咽地念完逝者的生平,众人号啕大哭的声音几乎掀翻屋顶。杜慧与青年依然一动不动, 一左一右, 保持着先前的站姿。 杜慧的视线落在棺木里那张皱巴巴的脸上。大概是因为入殓师事先整理过遗容, 老人的脸色显得红润, 嘴唇也涂过唇膏, 比她记忆中显得更年轻。 她就这样安静地睡着。再也不会在雨天敲打自己的关节, 露出苦笑;也不会在狭小的厨房里来回打转;更不会在间歇丧失记忆时问她,“请问,您见过我的孙女吗?” 嗓子眼又有酸水冒出来,烧得有点疼。 “可以了。够了。”直到青年用力掰开她的手,杜慧才发现自己两边手背正冒出一串血珠。 一点也不疼,比不上先前那股灼烧感。 她看了青年一眼,走出小厅。把带来的衣服全部烧掉后,火化炉那边已经准备就绪。 周围有人在大哭或是抽噎,也有人长跪不起,瘫软着无法动弹。唯有他们好像跳脱了一切情绪,一个木然地望着那具躯壳,一个因为口罩的遮挡看不清表情。 工作人员:“家属们向老太太做最后的告别吧。” 杜慧本来想纠正他,在场的只有“家属”,没有“家属们”,想想又觉得没必要,因而沉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