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准备就绪 (第1/1页)
看到黄辣丁,赵乐乐的眼前顿时一亮! 周平安喂她吃了一口,小姑娘的心情,也重新变得开心起来! 见状,周平安这才松了口气! 在接下来吃饭的过程中,赵师傅把测量的范围,告诉了周平安。 还告知他开建大棚,需要采购的,比如钢架钢丝压膜线,防虫网遮阳网这些东西。 周平安对这方面也只有个大概的了解,他也知道赵师傅提的都是必需品。 于是,拿本子一一记下,准备去镇上或者县城购买。 至于修建大棚需要的人工,他也决定请专业工人来帮忙。 赵师傅担心周平安在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吃亏,于是说吃完饭陪周平安一起去。 周平安当然点头答应。 周平安的手艺,引得众人尤其是许姨的连声夸赞,还说就连赵欢欢都比不上他。 周平安谦虚的说都是食材的问题,他手艺也就马马虎虎。 吃完饭后,周平安开着车,带着赵师傅一起来到了镇上的收购站。 在看到周平安不仅准备种植香菇,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收购站后,赵师傅对年纪轻轻的周平安更佩服了。 种植香菇要搭建大棚的事,周平安之前只给周大兴曹玉梅说过。 直到前两天收购艾草的生意,提上了正轨,周平安才告知陈平和周银健。 刚好今天也不用收货,周平安就叫上他们一起,直接开着车去了县城。 县城的东西一来种类丰富,二来价格也比镇上的要便宜许多。 有赵师傅帮忙,要买的东西很快便买好了。 周平安也算是大河镇的后起之秀,在县城大小都有人听过他。 所以,只交了一半的订金,周平安就带着收据去找搭建大棚的工人了。 至于购买的东西,比如钢筋水泥卷膜器这些,待会会有工人给他送过去。 找工人还是很顺利的,而且搭建大棚本来就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活计。 说好每天包一顿饭,还有一百五的工资后,多得是人抢着去干。 但是,周平安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识人的能力,于是,就让赵师傅从中进行筛选。 在询问了几个专业性的问题后,赵师傅挑中了五个工人。 平均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而且个个身强力壮,之前也有搭大棚的经历。 搭建大棚这种事,当然是效率越高越好,找有经验的肯定要方便的多。 在和他们说好地点和开工的具体时间后,周平安留下了联系方式,就带着赵师傅一起回到了村。 陈平和周银健也一并跟了过来,等着待会县城的工人送货过来,帮忙卸货。 这一弄,很快,天就黑了! 周平安给许姨留下了一笔钱,这些钱,是等那些工人按照约好的时间过来后,每天一顿的饭钱。 请人做事,如果包一顿饭,那饭肯定要管饱,菜也不能少,更不能随便应付。 起码鱼肉这些,都是要有的。 而且,周平安也不可能每天给工人们做饭,这件事,就只好麻烦许姨了。 当然,周平安也给许姨开出了每个月三千的工资,不仅是负责做饭,而且等大棚搭建好后,后续香菇的种植也需要她帮忙照料。 至于赵欢欢,周平安在询问之后也知道了她的一些情况。 高中没上完就辍学了,之前也在种植基地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种植香菇的流程及相应的知识,比周平安了解的还要多。 所以,周平安也正式聘请了她。 等大棚建好,和吴庆云那边正式签订合同,得到菌种之后,赵欢欢也就可以正式上班了。 周平安给许姨和赵欢欢开的工资都不低,要远比他们之前在八里坡的工资要高。 周平安的举动,让赵师傅一家人都很不好意思。 周平安却不为所动,电影上都说了,这年头什么最值钱? 人才! 为了赵师傅这个人才,多花一点钱又算得上什么。 无论是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还是对自己一家人的照顾,都让赵师傅对周平安充满了感激。 周银健和陈平都离开之后,赵师傅在屋子里,和周平安讲了很多种植香菇这一领域的经验,几乎是倾囊相授。 周平安心里清楚,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回赠! 赵师傅在这一行干了这么多年,最宝贵的当然不是每个月攒下来的工资,而是他的经验。 之前在八里坡香菇种植基地的时候,虽然赵师傅也教导了包括周平安在内的学员们一些种植香菇的知识,不过那都是最基本的。 现在他所说的,就是他总结的心血之谈。 周平安听得很认真,有不懂的也向赵师傅请教,还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了一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两人聊了几个小时,周平安吸收的差不多了,赵师傅讲的也有些口干舌燥,周平安给他倒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