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节 (第2/3页)
么底气。 更重要的是嬴政本人的意志,以他看来,自己娶妻不过人伦常理,若违此劳命伤财,就是他的不是了。 从小在赵国严酷环境中长大的他并没有一般王者耽于奢靡,甚至不止米粮与肉何价更贵的毛病,嬴政不仅了解民生疾苦,而且生活朴素,所以能省的步骤全部简化,到头来,他结婚之日,咸阳竟然一切如常,还是从宫中传来消息,咸阳城中的百姓才知道他们的秦王已经大婚了。 平静得不像是王上结婚。 从外国而来的客人学者听见嬴政此举,无不点头称赞。 “秦王,贤王也——” 就算是初入秦国的韩非都从心底发出了感叹。 他现在已经进入了咸阳,正在一小小的客栈落脚。 跟在身边的小童劝说他何不先去寻找自己的同窗,小童还记得,叶孤城非常欣他们公子的才华,这一次公子入秦就是为了进入朝堂,又听说那人已经官至“国师”。 虽然不知道这秦国才创造的官职究竟有什么作用,但既然在名字前冠以“国”字,定然很了不起吧? 而且…… 小童想,光是以那人天人之姿,就定然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颜控。 想要当官,想要当名士,如果相貌丑陋,从根本上就被断绝了晋升的机会,越是古早的朝代,就越没有“不可以貌取人”这句话,相貌丑陋身怀残疾者不可入朝堂,已经成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共识。 也可以以此类推,长得越好看的,当大官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这还要取决于对方出了脸之外的其他能力。 想到这,小童又再一次对韩非道:“公子何不先去拜会友人?” 总比他们住在街边上的客栈好吧? 想到这里,小童竟然有点委屈。 他们公子虽然不被韩王看重,到底也是韩国的宗室,之前在稷下学宫学习的时候,韩国补贴的钱颇多,让他根本就不需要因为金钱而感到为难,就算是韩非自己不是很在乎衣食住行,给他做衣服的料子也都是上等料。 但是现在,情况却完全掉了一个个儿。 韩王的厌弃十分彻底,既然把人都赶出韩国了,自然不可能帮韩非垫付生活费,而读书人,尤其是没有当官的读书人,一般都很清贫,更不要说他现在虽然已经著书立说,但是代表着自己思想的书却还没有被人看过,韩非身上只有一个空荡荡的韩国公子名头,说不定还能戴个荀子学生的帽子。 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缺钱,对他来说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为什么只能住在大街上的小客栈里,当然是因为没有钱啦! 然而,听见小童的话之后,韩非只是摇摇头。 还不到时候,他想。 朋友是一定要拜会的,毕竟无论是他之后想要被引荐入朝廷,还是最简单的经济问题,他都需要找个强有力的后盾,叶孤城和李斯不同,在稷下学宫时代他们的关系就很不错,如果说找其他人寻求帮助会让心高气傲的韩非感到屈辱,找叶孤城则不会让他产生怨愤之类的情绪。 但他同样也信奉格物致知,或者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虽然之前在韩国内已经听说了秦国的种种变化,但是不让他亲眼见到,总是无法把握一个度,了解到现在的秦国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虽然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