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4节 (第3/3页)
的新政已经推行到秦国的每一个角落,但也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在,咸阳身为国都是最先实施新政的地方,什么灞下学宫他也有所耳闻。 他要在咸阳城中,好好看看这个国家在短短的几年之中被建设成了什么样。 脑中忽然闪过叶孤城的相貌,对方虽然是他的同学,但是在灞下学宫去不同于任何一个学子,战国时期的学生都好辩论,如果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意见,就会发生激烈的争论。 老师对此大部分都乐见其成,他们都知道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其中好辩论者以韩非尤甚。 是的,最然他是个结巴,但是最跑起来吓死人,特别稷下学宫的学生都比较有涵养,是会等他把话说完的! 李斯比起他们的同学堪称有一副八面玲珑的性格,最擅长于在不破坏同学之间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老师也很喜欢他。 唯一的异类就是叶孤城,他甚少参加众人间的辩论,但是偶尔说一两句话,却十分振聋发聩。 就算是再有能力的学者,也不过就是通几家的学说罢了,但有的时候韩非却觉得,叶孤城什么都知道。 不是杂而不精的什么都知道,而是杂却精的什么都知道。 而且他的思想还要更加深邃。 这一点不仅仅是韩非察觉到了,李斯也知道,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老师荀子是最清楚的。 韩非甚至记得,当年荀子对自己感叹道:“孤城,大才也。” 韩非虽然恃才傲物,但是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十分敬佩的,当然,李斯不算,虽然他们师出同门,但从一开始就非常不对盘。 然而,荀子门下能称得上学生的一共只有三个,韩非也是人啊,既然是人就是群居动物,就是需要另一个人陪伴的。 和李斯关系不好,自然就和叶孤城关系不错了。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叶孤城反而成了李斯与韩非之间的润滑剂。 当年叶孤城离开稷下学宫的时候,韩非就觉得,他肯定会成一番事业,谁知道竟然在赵国沉寂了10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回到秦国就一跃而上,成为了太子傅。 别人看不出来他还看不出来吗?现在的秦国新政很多都是叶孤城的手笔,毕竟除了他之外,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长远而深邃的眼光。 叶孤城: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xd。 就算是出于对叶孤城的信任,他都要看看这个在对方先进理念下建立的国家有什么不一样的。 然后他进入了客栈,受到了第一个冲击。 就算是刚才一直在抱怨的小童看见客栈的内部陈设都有点惊讶了。 他道:“公子……” 怎么说,这里一晚上才多少钱啊,相对于山东六国的客栈,可以说是非常干净了。 虽然里面的东西都不一定都是新的,可被子是洗过的,蓬松的,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这年头的驿站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一般房间都是阴暗的,被子上还散发着潮湿的味道。 简而言之,一股馊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本并不繁华的咸阳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客栈,事实上,只有越有钱的国家才会有越好的基础建设。 秦国现在不仅仅是有正郑国渠这样方便农业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民生的地下排水系统做得也很不错,咸阳已经感受到了大型排水设施的妙处,雍城的也即将完工。